網絡借貸是指借助電子商務網絡平臺實現借貸雙方的信息對接并完成交易的借貸模式。
它事實上是民間借貸的網絡版,將熟人之間的借貸放到網絡上進行,發展到陌生網友之間,網站作為一個中介平臺為資金提供方和需求方提供信息匹配,并對其身份及交易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審查。
網絡借貸風險性
第一,易誘發違約詐騙犯罪。網絡交易的虛擬性,導致無法認證借貸雙方的資信狀況,容易產生欺詐和欠款不還的違約糾紛
第二,虛假信息注冊后的非法集資行為。網絡平臺發布的大量放貸人信息中,部分多以“貸款公司”、“融資公司”等名義對外發放貸款。一旦貸款經由網絡平臺代為發放,那么在網絡平臺疏于自律,或內部控制程序失效,或被人利用等情況下,則極有可能出現捏造借款信息而非法集資的情形。
第三,個人重要資料外泄。在借貸行為需要大量實名認證的情況下,借貸者身份證、戶口、信用卡等重要資料均真實有效,且高清晰掃描。一旦上傳用戶個人無法刪除,須由網站相關負責人管理。
">編輯]網絡借貸的發展現狀
1、國外的發展情況
網絡借貸產生于英國。2005年3月,一家名為Zopa的網站在英國開始運營,提供的是P2P社區貸款服務。在該模式下,網站首先將借款入分四個信用等級,出借者可根據借款人的信用等級、借款金額,利率和借款時限進行選擇,zopa在整個交易中代替銀行成為中間人,承擔包括雙方交易中所有事務、法律文件、信用認證、追討欠賬等責任。為規避風險,Zopa還強制要求借款人按月分期償還貸款、借款人必須簽署法律合同、允許出借者將錢分為50筆借給不同的人等。在Zopa之后,2007年2月在美國開始出現一家名為“Prospe”個人信貸網站。由于信用體制的完善,Prosper在身份驗證方面的效率非常高,最快在通過驗證的當天就可以獲得借款。除以上兩家之外,目前國際上比較有名的個人信貨網站還有Lending Club和Kiva等。其中,Kiva網站不儀提供免費借貸中介服務,還設置了一種“零利率”借款,投資者可以將錢免息借給其他國家的低收入者,在這里,投資并不僅僅是“用錢生錢”,也可用于幫助那些努力工作的人獲得改善生活的機會,該網站面對的群體主要是低收入人群。總體來看,由于較旱地建立了信用體制,國外網絡借貸體系已較為成熟。
2、國內的發展情況
國內第一家網絡借貸平臺是拍拍貸,于2007年7月在上海成功試運營。作為中介平臺的拍拍貸既不吸儲,也不放貸,其主要目標是提供國內個人對個人的小額貸款的借貸平臺。該平臺的宗旨是,通過引入社交網絡的概念,讓用戶能在網絡社交圈的朋發中“借錢”和“還錢”,這樣做降低了借不到錢和借錢不還的風險。拍拍貸還引入了競標機制,競標雙方一旦達成互相滿意的協議,就意味著借入者認為自己通過較為滿意的利率融入了資金,而借出者也認為自己將得到較好的資金回報。
國內另一較有影響力的借貸平臺是齊放網,它是第一個通過網絡借貸專為學生提供貸款的社區。由于國內信用機制不夠成熟,齊放網選擇了誠信機制和接受新事物能力相對較好的高校市場,每個大學生借款人必須通過網站的身份證認證、移動電話認證、銀行賬號認證和電子郵件認證,并且必須填寫學校、班級、家庭住址和父母的身份證,當借款關系成立后,錢不會直接劃到求助學生的銀行賬戶,而是先轉到學生所在學校的賬戶,再由學校將這筆錢發給借款學生,通過這樣一些手段來防范借款風險。
除這兩家相對人氣較旺、完全采用網絡的思維進行借貸操作的網站外,國內還有其他的網絡借貸平臺,如面向農戶和學生小額信貸的51give網站和針對農戶小額信貸的Wokai網站,這兩個網站都是由外國人創辦,采取與當地小額信貸機構進行合作的形式,對借款人資信進行審查。此外,一些地方性的網絡借貸供求平臺也在為當地的借貸者和貨款者提供中介服務。不過,這些網站基于地緣、人緣的因素較多,網絡只是作為一種聯系渠道或是宣傳手段,而非純粹意義的網上借貸,不在本文探討之列。
">編輯]國內網絡借貸存在的主要問題
1、相關立法沒有完善,網絡借貸缺乏監管依據
從網絡借貸平臺的業務性質來看,可以將其歸類為網絡版的民間借貸中介。由于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個人對個人貸款的法律條文,有關民間借貸中介的法律法規也是空白,對網絡借貸平臺等民間借貸中介的合法性無法得到確認,因此,網絡借貸平臺的活動始終處于法律的邊緣,缺乏對其進行監管的依據,各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或銀監會派出機構都無法對其實施有效監管。
2、放貸方需自己承擔風險,資金安全難以得到保證
鑒于網絡方式的虛擬性,借貸雙方的資信狀況難以完全認證,容易產生欺詐和欠款不還的違約糾紛,而風險需放貸方自己承擔。盡管網站能提供很多風險控制方式,如拍拍貸在網絡社交圈的朋友中“借錢”和“還錢”,齊放網要求借款的學生必須通過若干認證,同時所借款項需經由所在學校賬戶,再發給學生本人,但是,這些都只是一些輔助的手段,缺乏實質性的約束力,如果借款入惡意賴賬,最終所放貸資金的安全無法得到保證。拍拍貸目前已經遇到一些違約的情況,網站協助催收,但是由于相關程序較為繁瑣,違約成本居高不下。齊放網目前還未出珊違約情況,但由于該網站仍處在起步階段,規模較小,并隨著其大范圍推廣,同樣面臨較大的違約風險。
3、法律保護的利息水平為銀行利率四倍,放貸方的貸款收益保證有限
根據最高法院頒布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民間借貸利率不得超過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的4倍,否則視為高利借貸行為,不受法律保護。也就是說,法律只保護4倍以內借貸行為的利息收益。以拍拍貸網站為例,目前的借款一般期限都在一年以內,但是年利率最高達23%貸款利率為4.86%,其4倍為19.44%;六個月至一年貸款利率為5.31%,其4倍為21.24%),對網站正在進行中的借款列表進行粗略統計,利率超過金融機構同期貸款利率4倍的借款約r與全部借款的80%,這些放貸方的貸款收益顯然不能全部受到法律的保護。事實上,高利率正是網絡借貸得以風靡的主要原因,相比國內其他網絡借貸平臺,拍拍貸人氣較旺的原因正是基于此。如果只按法律規定的利率水平來放貸,考慮到網絡借貸的風險性,很多投資者可能就會放棄在網上放貸的想法。
4、網絡借貸平臺本身如果存在不規范經營,容易引發社會問題
首先,由于網絡借貸需要大量實名認證,借款入的身份信息及諸多重要資料留存網上,一旦網站的保密技術被破解,資料泄露可能會給借貸雙方帶來重大損失。其次,如果網絡借貸平臺開立第三方賬戶,而貸款經由此賬戶代為發放,那么在網絡借貸平臺疏于自律,或者內部控制程序失效,和被人利用等情況下,則可能出現捏造借款信息而非法集資的情形。第三,當網絡借貸平臺總共的放貸金額達到一定的水平時,風險控制如果出現問題,就會產生嚴重后果,可能危及社會穩定。
">編輯]網絡借貸加強監管的建議
1、出臺相關管理辦法,確立網絡借貸平臺的法律地位
首先要出臺《網絡借貸管理辦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確網絡借貸是信息時代金融體系的有效補充;其次,對網絡借貸的性質、組織形式、經營范圍等予以規定,將從事網絡借貸業務的網站界定為民間借貸中介組織,嚴格限制和取締非法的民間中介組織和活動;第三,應指定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和銀監會派出機構為監管部門,并明確監管方、網站,放貸人和借款人各自的義務。
2、建立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將網絡借貸納入金融監測和管理的范疇
由于網絡借貸從事資金融通業務;一旦出現風險,容易引發社會問題,因此,將其納入金融監測和管理的范疇十分必要。
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和銀監會派出機構應加強對網站電子支付的風險管理。同時,建立完善的網絡借貸統計監測指標體系,監測內容包括借款用途、借款利率、貸款期限、分筆情況、償還情況等,要求網站定時向監管部門報送數據報表。
3、對風險控制機制進行創新,引導和規范網絡借貸健康發展
作為民間借貸與網絡的結合體,網絡借貸是未來微型金融的發展趨勢,對于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網絡借貸平臺,在允許先試先行的基礎上,應鼓勵其不斷完善,通過借鑒國外網站的成熟經驗,同時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對風險控制機制進行創新。
培育一至兩家規模較大、管理規范的標桿性網絡借貸平臺,借鑒淘寶的“先行賠付”購物規則,提出網絡借貸“先行付息”概念,違約的貸款由網站先行代為支付部分利息,并協助追繳。將來當網絡信用逐步被人們接受。可考慮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將網站信用數據跟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系統對接。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王艷,陳小輝,邢增藝.網絡借貸中的監管空白及完善.當代經濟2009年24期